干货丨中考汗青选择题排雷指南——现代中国篇 v 易错点1 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陷阱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记着社会主义革命的竣事 【点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竣事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汗青,标记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根基竣事。1956年底我国农业、手工业和本钱主义工贸易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根基完成,标记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低级阶段。陷阱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集会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一直执行 【点拨】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集会第一届全体集会在北平召开,集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集会配合大纲》,其在必然时期内起着姑且宪法的感化,这表白此时的中国人展政治协商集会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集会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已经竣事,但其用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它的主要职能也转变为政治协商、民主监视。陷阱3 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后,对峙中国与台湾分散。
【点拨】 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导致台湾与大陆持久处于隔断的状态。但蒋介石仍对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门”。
针对美国“划峡而治”“两其中国”的提议,蒋介石宣称“大陆、台湾都是中国的国土”“曲解台湾的职位是醉翁之意的‘两其中国’的主张是荒诞不经的”。这表白,国共两党在维护国度主权和国土的完整问题上,有着高度一致性。
v 易错点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门路 陷阱1 “一五”打算奠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实现了工业化 【点拨】 1953年“一五”打算开始实施,到1957年超额完陈规定的任务,开端成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改变了我国工业掉队的面孔,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基了基础,但没有实现向工业化国度的转型。陷阱2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沟通 【点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在“左”倾错误泛滥的体现,但二者的教训却差别。“大跃进”运动错在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背离客观纪律;人民公社化运动错在出产关系逾越了出产力成长程度。
陷进3 八字目标彻底改正“左”倾错误 【点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呈现杂乱。1960年国度首次提出对国民经济整顿的目标:调解、牢固、充分、提高。到1962年,国民经济慢慢获得恢复和成长。八字目标是对“左”倾错误的一次改正,可是并未从底子上消除“左”倾错误的彻底消除是在革新开放后。
陷阱4 “包产到户”之前从未实现过 【点拨】 1978年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元谋划,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农业出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夫的出产努力性,鞭策了农业经济的快速成长。可是同学们在解题时,不能一看到“包产到户”的字样就选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 在20世纪五六十年月,一些地域也曾实验过“包产到户”来调动农夫的出产努力性。
展开全文 陷阱 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毛病 【点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夫的出产努力性,农业出产效益获得极大提高,在必然水平上解决了中国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使宽大农村地域迅速摘掉贫困的帽子走上富饶的门路,为革新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跟着革新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成长,农业出产已经朝着企业化、范围化、机械化、集约化和科技化偏向成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地盘谋划方式也对当前农业出产的成长发生了必然的制约感化。
陷阱6 打算经济时代自由市场消亡了 【点拨】 新中国建立后,跟着三大改造的完成, 高度集中的打算经济体制在我国根基形成。在这一经济体制下,国度下达指令性指标,所需的出产资料由各主管部分按打算供给,产物由贸易、物资部分收购或调拨。但这并不料味着自由市场的消亡。比方,1956年,针对“地下工场”等现象,毛泽东暗示“可以没落了本钱主义,又搞本钱主义”,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事情条例(批改草案)》中划定:社员家庭副业的产物和收入,都归社员所有……可以拿到集市长进行生意业务。
v 易错点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陷阱1 “一边倒”唯意识形态而论 【点拨】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美国伶仃中国和美苏反抗的大情况下,毛泽东提出“一边倒”外交目标,旌旗光鲜地站在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以牢固新生政权,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但“一边倒”不是唯意识形态而论,而是驻足于国度按照好处。新中国还努力成长与部门西方国度与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度的关系,表现了其时新中外洋交政策原则性和机动性的统一。
陷阱2 中美关系改善后一帆风顺 【点拨】 中美之间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纵然在两国建交后,也存在许多好处上的分歧。国度外效政策的底子出发点是维护本国好处,一切外交勾当都围绕国度好处展开。
配合好处是国度间互助的基础,好处相悖是国度间摩擦的泉源。陷阱3 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日建交的底子原因 【点拨】 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并不是底子原因。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切合两边的底子好处,同时中日之间有改善关系的民众基础。
v 易错点4 中国近现代社会糊口的变迁 陷阱1 社会糊口的变迁是时代变迁的反应,是单一汗青事件影响的产品 【点拨】 近现代中国社会糊口的每一次变迁,都与其时的海内外情况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成长、社会政治的厘革、思想看法的转变、当局政策的促进和外国文化的传入城市影响社会糊口的变迁。
陷阱2 社会糊口的变迁呈现在近代中国所有地域 【点拨】 由于受到列强侵略的影响,近代社会糊口的变迁最早呈现于各通商港口和沿海都会,并逐渐向内地渗透。然而, 东部地域和西部地域、沿海地域和内陆地域、都会和村落、同一地域的差别区域都存在着很大的不服衡性。陷阱3 整个近代中国社会,中西文明彼此抵制 【点拨】 近代中国,中西文明履历了由冲突、排斥到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再到彼此影响的历程,表现出新旧并存、融会成长的特点。
整个近代中国社会,中西文明并非彼此抵制。陷阱4 社会习俗的变迁固化了思想 【点拨】 近代社会习俗受西方文明影响,在必然水平上打击了封建等级看法、伦理道德和迷信思想;有利于民主平等意识的增长和社会民风的日渐开放,引导人们形成一种康健的糊口习惯。
社会习俗的变迁必然水平上表现了思想的解放 v 易错点5 现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 陷阱1 “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提出时间沟通 【点拨】 1951年,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他就中国汗青研究问题提出了“百家争鸣”的主张;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集会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成长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目标。“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提出时间差别,且各有偏重 陷阱2 “文革”的政治情况下,我国的科学技能裹足不前 【点拨】 “文革”期间,虽然海内政治情况杂乱,但在宽大科技事情者的积极和辛勤事情下,我国科技事业在原子能技能,空间技能、农业技能等诸多范畴,仍取得较大结果。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乐成;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乐成;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孝敬。
end 声明:本文内容来历于网络,转载请接洽原出处。中考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实时与办理员接洽处置惩罚。
点击 返回,检察更多。
本文来源:yobo体育app下载官网-www.bifengchao.com